一个国家总要负重前行

发布时间:2010-08-18 期号:

张军瑜


  8月15日,全国哀悼,为了舟曲。
  从2008年汶川地震,包括还没多远的青海玉树,到今天的舟曲,没人会想到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我们已经举办了三次全国性的哀悼活动。
  在自然力量的强大和残酷面前,我们一次次地感到生命的脆弱和人类的渺小。自然之洪流,也让中国人、中国这个国家、中华这个民族,一次次伤痕累累。在这次舟曲泥石流灾害中,一个叫月圆的村庄,几乎全村都被抹去,幸存者寥寥数人,在今后的无数个月圆之夜,人们要怎样面对长眠于地下最亲近的人,又怎样去面对昔日热爱、今日已成伤心之地的故土?
  人生最大的痛,不是金钱的失去,也不是荣耀不再,不是英雄已老,不是美人迟暮,而是看着自己最亲的人一个个离开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而自己却无能为力。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一个在深圳打工的舟曲女孩儿千里回家,尽管身边就有救援人员在挖掘搜寻,为什么自己还徒手挖到体力不支以致晕倒;所以,我们也不难理解一个叫王伟的舟曲武警,他的妻子也在舟曲,因为忙着救援却错过了妻子最后的求救电话,他为什么会像是患上了强迫症一样,一遍又一遍地拨打着那个已经永远不能够再拨通的电话;所以,我们也不难理解,泥沼中,那位33岁的年轻母亲是靠着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才能够把自己的儿子托举了8个小时,一直坚持到获救。
  寻找那些在灾难中人性本能的伟大,似乎已经成了灾难留给我们不多的施舍之一。没有刻意,没有铅华,没有喧闹,在无数个生离死别面前,我们选择了这样一种对于历史而言不慌不忙的坚强。多少年之后,他们,还有他们的故事,会是一种永恒。在这样一种大的民族伤痛面前,连时间也会被免疫。唐山大地震过去多少年,可是一部电影,依旧让许多后来者泪眼婆娑。
  国旗、国歌,在和平年代的正常时期,看起来、听起来可能不会有多大特殊的感受。可是在舟曲灾区现场、在天安门,那鲜艳如血的颜色,那昭示着中华民族不屈的旋律,总会让人一看、一听就不由自主地在心里握紧拳头,因为那个时候,每个人都是一个国家,每个人都在把自己的命运和一个叫中国的大国家紧紧联系在一起。
  灾难,会让个体悲情消逝,却也会让一个大国家冉冉浮现、升起。
  在一个文明的、现代化社会里,生命没有贵贱之分。共和国的国旗已经三次为大众而降,从汶川,到玉树,到舟曲,我们没有躲过灾难,但每一个逝去的生命,都将得到尊重。
  舟曲将建遇难者纪念碑,每一个遇难者的名字都会被刻在上边。我想起来《唐山大地震》片尾,一个骑车老人从刻着一个个遇难者名字的纪念墙面前经过。是电影,还是生活?一个国家总要负历史之重而前行。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