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驿站

发布时间:2025-11-05 期号: 1872期

 

  ■ 护考锦囊

  规划未来  从读懂孩子开始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曾于秦

  已经开始高考报名了,但考生小文对自己想读什么专业,未来想从事什么职业还毫无想法。家长一提起这个话题,他就含糊地表示当老师挺好,理由是从小到大,自己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觉得这个工作很稳定,还有固定的寒暑假。但家长认为,小文性格内向,也不喜欢和人打交道,以他的条件并不适合做老师。但要说起小文适合什么职业,家长也说不上来。

  

  ——— 分 析 ———

  高三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期,职业选择与个人特点匹配能够帮助他们回答“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等内在的一些根本性问题。这个时期,在尊重孩子个性特点的基础上,让他们参与自己职业规划的决策过程,有助于家长培养孩子独立处理个人问题的能力。

  清晰的职业规划能够激发考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自我决定理论认为,满足自主、能力和关系三大心理需求能够驱动内在动机。当考生感受到自己对未来有掌控感、有能力达成职业理想,并且会得到家长的支持时,他们备考的动力就会大幅增强。

  此外,清晰的职业规划能够缓解高三生的备考压力。高考前的焦虑情绪往往源于考生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当考生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职业奋斗方向后,这种方向感能够成为其应对压力的心理资源,以此增强心理韧性。

  

——— 支  招 ———

科学规划三要素:知己、知彼、明智决断

  职业规划主要包含认识自我、了解职业和做出决策这三个部分。考虑到考生已处于高三备考期,时间精力有限,家长需要采用更具性价比的方式来协助孩子尽早完成职业规划。

  借助测评  实现自我洞察

  家长可以使用《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MBTI 性格测试》《职业价值观测试》等成熟的职业测评量表帮助孩子进行自我了解。这些量表测量的都是与职业高度相关的个人特质,借助它们,孩子可以更快速地定位适合自己的职业有哪些。

  在使用量表时,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测评结果需做专业解读。家长切忌简单粗暴地用测评结果给孩子“贴标签”。2.测评结果只是参考。家长需要以此为起点,和孩子一起去深入探索。例如,职业兴趣测试结果显示孩子属于“艺术型”,家长便可以此为切入点,与孩子探讨如何将“艺术型”的兴趣特质转化为未来的职业方向等。3.孩子不认同测评结果,家长应将其视为深化自我认知的宝贵契机。此时,家长要以开放的态度与孩子共同探讨差异所在,将测评结果作为参考的桥梁,而非定论,最终帮助孩子建立一个融合了客观工具与主观体验的、更稳固的自我认知。

  多方求证  获取职业真知

  家长可以采用“观察—接触—体验”的方式引导孩子进行职业探索。“观察”指家长帮孩子整理介绍某个职业的纪录片、书籍、职业人传记等,供孩子在闲暇时了解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概况;“接触”指家长邀请相关从业者向孩子分享其真实工作内容,工作期间遇到的挑战和职业生涯中的收获,并回应孩子对此职业的好奇和困惑;“体验”指家长可在假期为孩子创造短期职业体验机会,使其能身临其境地获得从事相关职业的感受。

  在孩子借助上述方法了解职业的过程中,家长需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要尽可能选择纪实类资料,以避免相关内容对所呈现职业的过度包装或者娱乐化;其次,探索时间和方式应根据孩子的情况灵活安排,要让职业探索成为孩子备考之余的一种放松方式,而不是挤占孩子休息时间的另一项沉重任务。

  运用工具  达成明智选择

  家长可帮助孩子整合大量的自我认知和职业信息,并进行粗筛,以帮助孩子初步圈画出目标范围。家长可以采用理性决策框架,将职业选项分为孩子兴趣强度(高/低)、职业发展前景(好/差)、家庭资源匹配度(高/低)以及孩子能力适配性(高/低)这四个维度,并分别进行打分。各维度得分都较高的职业将被列为优先选项,其他职业则可根据不同维度的权重进行排序。

  决策过程中,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保持“积极不确定”的心态。家长要把决策结果当作发展方向,而不是唯一目标。2.信息不断更新。某个时期做出的决策绝非不可撼动,家长需要根据新信息不断更新、调整和完善原有决策。3.不能忽视孩子的真实感受。决策工具模拟的是理性思考过程,这一过程往往会忽略情感信息。因此,家长需要敏锐地捕捉决策过程中孩子的情绪变化,将孩子的真实感受也纳入到决策考量中。

  

  ■ 心理小百科

  两个互动小游戏  助你发现兴趣点

  霍兰德兴趣岛

  兴趣岛是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的简化版。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完成这个思想实验:如果有机会免费从以下6个特点不同的岛屿中选择一个,在岛上度过一年,你会最想去哪个、最不想去哪个?这6个岛分别是自然原始岛、深思冥想岛、美丽浪漫岛、友善亲切岛、富饶发达岛和秩序井然岛。最想去的岛屿往往代表了孩子最核心的兴趣和价值观。例如:选择美丽浪漫岛的孩子可能倾向于艺术、文学类职业;选择富饶发达岛的孩子可能对管理、营销、创业更感兴趣。

  成就事件

  孩子以往的成功经历往往能综合体现出他们的兴趣、能力、个性等。家长可以和孩子一块回忆3至5件让其最有成就感、觉得最快乐或者最投入的事情,这些事不要仅限于学习范畴,要让孩子尽可能回忆事情背后的细节。然后,亲子双方一起分析这件事中体现了孩子哪些能力和品质。例如,孩子花一下午完成了一件工序复杂的手工作品,这体现了其专注钻研、耐得住寂寞的特质。

  

  ■ 周末去哪儿

  高三征程,书山跋涉,这个周末,学子们不妨暂搁书卷,与家人共赴一场秋日赏菊之约。无论是北海的皇家气派、天坛的古坛神韵,还是房山区河北镇田园的可赏可食,三处风韵各异的菊展,皆是舒缓压力的天然良方。

  

  北海公园:

  皇家御苑赴四地菊艺盛会

  京城秋色正浓,北海公园迎来“花开北京·2025北京菊花文化节”暨京津冀豫菊花联展。本次展览为近十年规模之最,约4万盆菊花装点着这座古典皇家园林。到访此园的游客可一次尽览京、津、冀、豫四地菊艺精华。在东门广场,您可欣赏河南开封如瀑布般的“悬崖菊”;在永安寺东侧,您能品味河北唐山千姿百态的“盆景菊”;在西厅广场,您可感受天津展区雅致灵动的“树桩盆景菊”;漫步于阐福寺、万佛楼等核心展区,便可观赏到北京本土园艺人匠心打造的“大立菊”“塔菊”等巨型艺菊。本次展览巧妙融合白塔、湖光与古建,营造出“御苑九华香”的独特意境,是您感受秋日皇家气韵的绝佳去处。

  

  天坛公园:

  古坛下赏菊之雅集

  “菊韵四雅——2025天坛公园第44届菊展”于近日在祈年殿景区开幕。在宏伟的皇家祭天建筑群背景下,万余盆精品菊花竞相绽放,营造出古今交汇的壮丽画面。本次展览以品种菊为核心,同时陈列大立菊、悬崖菊、造型菊等多种类型,集中展现中国传统菊文化的深厚底蕴与艺术魅力。漫步于庄严肃穆的祈年门下,赏名菊芳华,感秋日静美,于游客而言无疑是一次融合历史文化与自然之美的独特体验。

  

  房山区河北镇:

  可赏可食的沉浸式田园花海

  逃离城区,在房山区河北镇口儿村,游客能邂逅一片由17万株金丝皇菊铺就的灿烂花海。这里没有园林匠人的精雕细琢,却有着山野自然的磅礴生机。不同于前两处公园菊展,来到此处的您可进行一场“可赏可食”的深度体验。漫步金色田园之后,您能在当地民宿品尝到特色“菊花宴”,在秋山环抱中围炉而坐,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化为现实。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