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推出七彩“阳光工程”

发布时间:2017-09-13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徐 凡 孙梦莹

  今年是清华大学“绿色通道”实施20周年、新资助体系实施10周年。清华有关负责人表示,“阳光工程”包含“红橙黄绿青蓝紫”7个维度的工作,让清华在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7类环境(教室、校园、国内、国际、网络空间、成长社区、家庭)中多样成长,帮助学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

 

“党旗红”感恩教育

背景:清华建立“新资助体系”,从制度上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通过聘任“学生资助宣传大使”、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建立学生公益实验室等措施,广泛宣传资助范围、资助标准、资助程序等重点政策内容,实施感恩教育、诚信教育,传播“自助·受助·助人”的理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时代使命感。

“暖心橙”励学举措

背景:学校新资助体系,覆盖了家庭经济困难的全部学生,以及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的全部基本求学费用。10年来,清华学生资助人均获助学金额度从2312元提高到6438元,8000余名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助率达100%。助学贷款(含临时借款)在资助总额中的占比从44%下降至12%,降低了学生毕业后的还贷压力。

  清华从2017年起建设新的勤工助学体系,进一步加大投入,优化整体设计,引入优质企业资源,突出学生自主性,让学生在校期间得到更加充分的锻炼成长。

“黄土黄”国情认知

背景:清华每年近7000名本科生在暑期到神州各地进行参访观摩、国情调研、服务建设。

  学校以社会实践为载体,让学生在服务社会中增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项目培育、立项支持、专业指导、总结交流等关键环节,明确引导方向,加大支持力度,增进国情认知和文化自信。

“新草绿”入学通道

背景:1998年清华在全国高校率先开设新生入学“绿色通道”,20年共有5294名学生借款3326.72万。

  2016年起,对来自建档立卡户、农村低保户的学生,以及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孤残学生、烈士子女、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的学生一一登记在册,为其定制覆盖大学四年的资助方案。

“碧云青”能力发展

背景:调研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在英语、计算机、高等数学等课程学习上存在一定问题,以及沟通表达、团队合作、组织协调等能力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学校50%本科生有海外访学经历,40%是一学期以上的长期项目,但本科生海外交流交换项目只解决部分费用,一些学生因此放弃了该机会。为此,学校专门拨付资金,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2017年起,清华启动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海外交流“鸿雁计划”,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包括但不限于学术科研类的海外研修、实习实践类的海外交流等,以及学生联系的海外交流机会。学校根据项目原有支持情况和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给予充分支持。学校投入专项资金,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能力开展专项培训,包括学业辅导、表达训练、兴趣培育等,形式包括工作坊、座谈会、分享会等,鼓励学生“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蓝海蓝”文化拓展

  依托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所设立的“好读书奖学金”和清华学生“好读书协会”,以培养读书习惯、促进读书交流、共获成长新知为目的,开展读书讲座、读书沙龙、读书笔谈等活动,打造清华校园读书的网络社区和网下社群,并通过公众号运营和活动辐射,形成具有传播力的清华读书文化。

“清华紫”校友支持

背景:清华从2006年起发起“校友励学金”工程,鼓励毕业生通过捐赠励学金的方式与在校困难生互相帮助。10年间共有2.7万人次校友参与,捐赠日常工资与收入,捐赠总额占全校资助总额的三分之一。

  学校通过结对子、设立因材施教培养项目、线上线下开展讲堂、共同对学生家访等方式,邀请校友参与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指导。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