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点滴呵护到放手祝福

发布时间:2017-09-06 期号:

北京市第十七中学教师 席蓉蓉

案例:

  1.小袁今年考上南方一所高校。刚拿到录取通知书时,妈妈说:“虽然你是男孩,但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我还是不放心。你没有独立生活过,一个人能照顾好自己吗?”爸爸虽然没说什么,但也怕他在外地人生地不熟难以适应。本该开开心心过暑假、准备开启下一阶段学习和生活的小袁,被父母的担心和忧虑影响得情绪不佳,甚至怀疑去外地上大学的决定是否正确。

  2.芳芳考上本地的一所大学,大一、大二在郊区大学城上课。妈妈说:“本来还想着你在本地上大学,没事儿就能回家。结果现在得去那么远的郊区上两年,别说平时回家了,就是周末回一次家单程也得将近三个小时。平时要是做了好吃的或者想你了怎么办?”芳芳说:“我都那么大了,您就放心吧!周末我就能回来看您。”

  3.小莉的父母得知她考取了外地大学后,虽然心有不舍,但能乐观面对,并积极鼓励她。父母说:“一个人去外地上大学,安全最重要。其次要主动适应环境,主动与人交往。给自己制订好学习和生活计划。相信你能做得很好!”除了口头上的鼓励,他们还在假期带着小莉去大学所在的城市旅行了几天,参观了校园,了解了当地的生活、饮食习惯和方言习俗,提前做好准备。

 

分析:

  孩子从牙牙学语的幼童,成长为十八九岁的少年,这十几年间,父母为他们倾注了太多心血和爱。孩子的每一次成长、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父母的教导。父母已经习惯了孩子在身边,每天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甚至习惯了孩子的小叛逆。不知不觉中,孩子长大了,突然有一天要离巢“单飞”了,不少父母难以接受现实,对孩子过分担心,导致情绪不佳,甚至出现亲子矛盾、家庭矛盾。一般来说,出现这样的问题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父母过分关爱,把孩子当成全部。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占大多数,不少父母把全部精力放到孩子身上。怕他们饿着、渴着、冷着、热着,事事包办,生怕孩子受一点累和委屈。这样过分关爱的后果是父母离不开孩子,孩子不在身边就觉得空落落的,失去了生活重心。在孩子小时候,这种爱的危害还不明显。当孩子长大后,这样的爱会让孩子感到被束缚、“吃不消”,难以接受。

  第二,把偶然的负面信息扩大。不可否认,我们时常能从媒体上看到与大学生有关的负面新闻,如“校园贷”“大学生因玩游戏荒废学业”等。有的父母看到这些负面新闻后,在头脑中把它们无限放大,把个案想象成大部分或全部大学生都有的问题,进而认为孩子如果去外地上大学肯定也会这样,于是产生焦虑、担心等负面情绪,不放心孩子“单飞”。

  第三,不相信孩子有能力应对问题。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只会学习,没能力应对大学中出现的学习和生活问题,害怕孩子在大学里“摔跟头”“受伤害”。有这种想法的父母遇事通常会冲在孩子前面,替孩子解决问题。大学不同于中学,孩子进入大学后要面对许多新问题,这是他们人生必经的阶段。换个角度想,他们虽然有可能碰壁、受挫折,但这对于孩子来说是很好的成长与学习机会。只有经历了这些,才能真正地“长大成人”,更好地面对以后的生活和工作。

 

支招:

  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唯有父母之爱以分离为目的。孩子不是父母的财产,即使已经共同生活了十几年,孩子也要追求自己的学业和人生。父母要转变观念,学会放手,从点滴呵护变为默默祝福,给孩子一个自由翱翔的天空。

  父母要与孩子一起做好准备,这样才能真正放手又放心。案例3中小莉的父母就做得很好,提前带孩子了解和适应新环境,做好心理准备。除此之外,还要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包括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人际交往指导,自己洗衣、整理内务等生活技能训练;指导孩子进行大学期间学业规划、未来的生涯规划,制定人生目标等。

  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孩子是家庭的重心。孩子去上大学,父母不用每天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刚开始,父母会感到不适应。这就要父母重新规划生活,把以前用在孩子身上的精力转移到自己和其他家庭成员身上或工作中,在业余时间做一些喜欢的事情,缓解孩子不在身边的不适感。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