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别提失利

发布时间:2012-04-05 期号:

北京市东直门中学心理教师 陈 萱

       案例描述:小路的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高三第一学期成绩也一直很稳定,但第二学期开学后,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模拟考试的总分比自己预期的低了50多分。他很苦恼:“我已经非常努力了。每次考试前,我都告诫自己一定要考好,可是为什么成绩却越来越差?”现在一想到考试,小路就紧张。眼看高考一天天临近,面对这样的状况,父母十分担忧,却一筹莫展。

 

       分析:在咨询中,常有高三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平时成绩一直不错,临近高考,越是重要考试成绩越差,为此很苦恼。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主要原因是考生迫切地想得高分,急于通过考试证明自己的能力,过于看重考试了。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越想做好一件事却越是做不好。

  《庄子》中有一个故事讲的就是这个现象:一位博弈者用瓦盆做赌注时,技艺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一旦用黄金做赌注,则大失水准。庄子称之为“外重者内拙”,意思是说因为他看重身外之物而有所顾惜、心怀畏惧,做事过度用力,意念过度集中,本来灵活的头脑变得笨拙了,反而将平时可以轻松完成的事情做砸了。心理学将这种现象称为“目的颤抖”。考生越想考出好成绩证明自己,就越难以正常发挥水平。

 

建议: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父母和考生都要正确看待考试。

  高三各种考试的意义在于帮助考生全面了解自己,暴露问题,找出自己的“盲点”,查缺补漏,以便及时复习和补救。平时考试暴露的问题多了,意味着考生在高考中遇到问题的情况相对减少,成功的几率就会相对变大。高三复习阶段考试出现问题,虽然让人沮丧,但并非全是坏事。它会提醒考生及时发现漏洞,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高考前的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恰好暴露出考生复习中的“盲点”,只要及时复习和补救,不仅不会影响高考,而且还会避免在高考中失分。

  因此,考试前,无论考生还是父母,都不要总是考虑能考多少分,能排多少名,想的应该是怎样做好每一道题,关注考试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保证不出现无谓的失分,只要排除杂念,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题,自然会有一个满意的成绩。

  由于有前面考试失利的教训,有的父母往往会一再叮嘱孩子:“上次考得不好,这次‘一模’考试可别重蹈覆辙啊!”有些父母认为这样是在给孩子提醒、鼓劲,殊不知这样的话在孩子听来是在提醒他曾经是失败的,不断重现失败的阴影,是在给孩子消极的心理暗示。与其反复跟孩子说要好好考试,还不如提醒他带齐考试用具,路上注意安全。

  而考试之后,父母和孩子要认真审视考试中所暴露的问题,及时和任课教师沟通,采取进一步提高的措施,切实做到查缺补漏,调整复习策略,以达到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弥补。

  过程决定结果,心态决定成败。只要父母和孩子把高考当作检验学习效果的手段,心无旁鹜,就能应对自如,不为结果所累,成功也就往往在不经意间悄然而至。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