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同济上学挺好的”

发布时间:2007-03-28 期号:
  在同济大学读书的北京学生有1百多人,记者采访了其中5位。他们异口同声说:“我们在同济上学挺好的。”

异地求学苦中甜

  李响 女孩儿,戴眼镜,穿红黑格子外衣,高中毕业于清华附中,现就读于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大二。李响一听说我们是北京考试报的记者,脱口而出:“北京考试报,我高考的时候,我爸妈每期都买!一期不落!”她讲话思路清晰,带有学理科女孩儿的睿智。
  对于报考同济大学,我主要基于三点考虑:首先是就业,我一直想学土木工程,以后当建筑工程师。其次,锻炼生存能力。父母对独生子女百般呵护,这样独立能力就欠缺了。我也是独生子女,在这里生活了一年半之后,深感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再次,感受经济大都市的氛围。北京是政治气氛比较浓的地方,到上海后,发现上海同学的理念、处世方式、思维模式等方面和我很不一样。我生活在其中深受影响,并能把一些好的想法和理念带回北京,带回家。
  我到上海第一年时,家里对我能不能适应这里的生活确实有顾虑。父母对我说,做人要坚强,而且要理智,既然选择了上海,就要学会适应。第一年的冬天真的非常难过,再加上我们要在摄氏零下五度的气温下进工厂实习,厂房四面透风,当时心都快碎了:“怎么条件这么恶劣啊!”我从来没受过这种苦,但现在想起来,真是苦中带甜,这些经历都是财富。现在这点苦都受不了,那以后到社会上,掉眼泪的时候都没有人安慰你。

留学深造机会多

  高佳亮 男孩儿,戴眼镜,身材高大,穿黑色风衣,高中毕业于首师大附中,现就读于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大二。
  家里反对我来上海,说这边冬天没有暖气,上海话也听不懂,你怎么过啊。我当时挺叛逆的,心想“我出来你们就知道了”。第一学期寒假回家,父母觉得让我出来是对的。
  同济曾经是德国人办的,所以同济的学生如果去德国比较方便,如工科的学生到世界排名前五十的学校读硕士,可以很容易地申请相关专业的免课,只要读两年就拿到硕士学位,这是同济一大优势,是其他二流工科类学校无法比的。同济的课程设置非常像德国,如土木工程专业,一、二年级是基础性的教学,三、四年级有很多方向可以选,大的方向就有7个,学生可选课程很多,学生在学习上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不像有些高校规定好学生所学课程。同济大学与欧洲的合作办学项目非常多,如果有些家长想让孩子本科或硕士阶段去欧洲学习,同济大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城市规划排第一

  施佳明 女孩儿,戴眼镜,穿白色棉服,高中毕业于北京101中学,现就读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专业(五年制),大四。她讲话温柔、腼腆。
  我当时考同济,是因为我喜欢建筑,也是因为清华建筑考不上。本来想考同济的建筑专业,但2003年同济大学的建筑专业没有在京招生,只有规划和历史建筑保护专业,最后我就选择了城市规划。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是个很好的学院,城市规划专业在全国排名第一位。这个学院的特点是百家争鸣,每位老师的想法、观点都各有不同。我们也抱着独立思考的态度听课,得出自己的判断。建设部的一些领导说,我们学院是很优秀的,培养了很多人才。在上海待了四年,我在各方面多多少少都受到了上海的影响。在上海上学,生活方面不是最大的问题,对于我来说,生活环境有点不适应,我觉得上海太拥挤了,我更喜欢有山有水,环境好的地方。

冲着校名考同济

  赵旭 阳光女孩儿,面容清秀,梳马尾辫,穿白色高领毛衣和红色棉服,高中毕业于北京西城外国语学校,现就读于环境科学工程学院给排水市政工程专业,大二。她谈吐幽默。
  我觉得同济大学的名字好听就报考同济了。
  北京的孩子有点“窝里横”,一到上海我才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不是一个北京人顶一堆上海人的,北京没有什么可牛的,其实北京有很多缺陷。我开始来上海时也有抵触心理,觉得这个城市特别浮华,但是两年以后,我感到上海是个很和谐的城市。
  在外地上大学最大的问题是心理问题,考生从家里到外面之后,在心理上要有一个跨越。大一时,我曾经丢了一个手机,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给母亲打电话:“妈!我丢手机了!”等到大二时,我又丢了一个手机,这次我就想,“可别告诉我妈,省得她着急,自己想想办法吧。”我能清楚地感觉到自己的变化,最初会特别依赖父母,过了一段时间,就学会了自己独立处理问题。如果北京的家长想让自己的孩子得到锻炼,报外地学校是非常正确的,无论是哪个城市或哪个学校。其实外面的世界比北京更精彩。

汲取南方人的细致

  解宇 男孩儿,穿深色外套,高中毕业于北京161中学,现就读于经济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大二。他讲话沉稳老练。
  我当时来上海是因为家人极力推荐我来这里,希望我来这里锻炼锻炼,汲取南方人的细致。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就业情况很好,就业率基本上在99%以上,物流管理专业的就业率是99.8%。同济的学生工作很有特色,我从大一开始就在学生会工作。在这个大环境下,我各方面能力都有很大提高。学生可以通过学生会的工作更加接近社会。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